健康教育

哮喘的教育和管理

来源:呼吸心血管内科   发布时间:2014-10-16    点击数: 11277

宣传、教育内容:(1)相信通过长期、规范的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哮喘;(2)了解诱发哮喘的各种因素,结合每位患者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的促(诱)发因素,以及避免诱因的方法,如减少过敏原吸入,避免剧烈运动,忌用可以诱发哮喘的药物等;(3)初步了解哮喘的本质和发病机制;(4)熟悉哮喘发作先兆表现及相应处理办法;(5)了解峰流速仪的测定和记录方法,并鼓励记录哮喘日记;(6)学会在哮喘发作时进行简单的紧急自我处理办法;(7)初步了解常用治疗哮喘药物的作用特点、正确用法,并了解各种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如何减少、避免这些不良反应;(8)正确掌握使用各种定量雾化吸入装置的技术;(9)根据病情程度医患双方联合制定出初步治疗方案;(10)认识哮喘加重恶化的征象以及知道此时应采取的相应行动;(11)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就诊或看急诊;(12)了解心理因素在哮喘发病和治疗中的作用,掌握必要的心理调试技术。
长期管理的目标:(1)使哮喘患者对防治措施具有良好的依从性;(2)尽可能控制、消除有关症状,包括夜间无症状;(3)预防、控制哮喘发作,使到医院就诊的次数达到最低限度;(4)使肺功能尽可能接近正常水平;(5)保证患者能参加正常活动,包括体育运动,将因病误工、误学时间减少到最低限度;(6)少用或不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也能控制病情;(7)使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降至最低,最好是无不良反应;(8)尽量使哮喘患者不发生不可逆性气流受限;(9)减少哮喘患者发生猝死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