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

【驰援日记】医生鼓励八旬患者大声“话聊”感到口干舌燥

来源:重症医学科(ICU)   发布时间:2020-08-21    点击数: 4322

连日来,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连山院区重症医学科主任侯立成奋战在辽宁新冠肺炎锦州救治中心至今已半个多月,尽管每天都很忙碌很累,由于医护和患者之间配合逐渐默契,有的重症患者已逐渐转轻,这让医护感到很欣慰。与此同时,他几乎每天都被大家同心同力抗“疫”的故事所感动着。

image001.jpg

昨日,侯立成向记者介绍了治病与话聊相结合救治新冠肺炎疫情患者的过程,并称尽管与患者大声“话聊”几乎喊到口干舌燥,可交流过后医患之间都增强信心,双方互竖大拇指鼓励共同努力战胜疾病的场景给人增添无穷动力。

侯立成说,2 月 18 日晚第一次接班,交班医生向他交待了目前有 2 个重患。第一次穿防护服近距离接触新冠肺炎病人,监护室门口有位护士,负责帮助穿防护服。口罩、帽子、防护服、防护镜十防护面屏、防护鞋和鞋套,一层层从头面到脚上全副武装。穿带完毕,还没多长时间他已感到鼻面部有明显压迫感,鼻梁根部隐隐有些痛和鼻塞感,呼吸有些费力和缺氧感觉,说话有些受阻,整个人仿佛置身太空服里很不自然。

41093b09724f671cd68248373db2bb5.jpg

走进这具有很强传染性疾病的监护室,需穿过两道隔离门才能到达治疗区。他小心翼翼开关每道门,生怕开门不小心把病毒放岀去。由于全副武装,护目镜和口罩有压迫感,呼吸困难,脑袋发胀,听力下降。更不舒服的是护目镜随呼吸有一层水雾,使视野本不大的范围更加视物不清,只能静一下调整呼吸使水雾散去才好看清些。他说本不害怕,因为救死扶伤是医生天职,但此时也突发有些紧张,想想那些“孩子 " 们需要克服多大的恐惧心理,这次战斗在新冠肺炎一线的护士有许多都是“ 90 “后。记得一位专家曾说过,哪里有什么天使,都是一群孩子学着前辈的样子在救人。向 "90 “后的孩子们致敬!他也看到未来的希望!

到里面发现,整个病区分半污染区(办公区)和污染区(患者住),两者之间有玻璃隔开,中间有个有两道门的小窗专门用于传递物品。两位护士在里面忙碌,一个在半污染区,负责记录和传递从清洁区递过来的药品等;另一个在治疗区负责具体治疗。完全看不请两人是谁?只能从防护服上写的名字来辩认。说话声音要大,否则听不清,因为耳朵都包在防护服里。

我首先向两位护士了解病人基本状况和监测指标。然后到 4 床看病人,这里面每个病人一个房间,打开两个自动门进入病房。这是名 64 岁女患,确诊隔离治疗近 20 天,她是一周前因持续发热、呼吸困难确定由普通型转为重型而转到 ICU 强化治疗。经过积极治疗,现有 4 天不发热,呼吸困难也明显好转,化验指标也在好转,拟近日转岀 ICU。病人鼻导管吸氧,看上去精神状态不错,我关注一会她床旁心电血氧监护仪监测指标基本正常。仔细询问有无不适,她说呼吸困难比之前好多了,体力食欲也好多。我仔细为她做体格检查。与患者沟通和查体是医生日常最熟练工作,但穿防护服做这些工作,此时却非常苯拙生硬,尤其体力活动增加时就会感到呼吸困难和出汗,更大的困难是视野小和视物模糊,不敢喘粗气,因为这样护目镜上的水雾会更多,更看不清,这是不穿防护服时很难想象到的困难。给患者查完体已是满身是汗,气喘嘘嘘。安慰一下患者,说病情明显好转,嘱其不要着急配合治疗。然后转身去另一病房看第二个患者。

0cad8c5df0494c5b6f0eeecdee867af.jpg

第二个患者是昨天病情加重刚转入的 82 岁女患,确诊隔离半个月。她一家四口全被感染,她和老伴、儿子儿媳妇。老伴 85 岁,6 天前因患新冠肺炎抢救无效死亡,成为辽宁省首个新冠肺炎死亡病例。儿子为重型前天刚转岀重症监护室,为不使老人精神受刺激,医护人员没有把老伴去逝消息告诉她。患者虽 80 多岁,但耳不聋眼不花。她目前主要症状是不想进食,恶心发热,睡眠差。我们为她置入胃管管饲营养,同时加上促进胃肠动力药助消化,通便,助眠等治疗。同时加强抗病毒治疗。在沟通中,老人数次流岀眼泪,护理护士边帮助擦眼泪边安慰她。我从医生角度大声的跟她讲解了现在病情,鼓励她战胜疾病的勇气。同时反复耐心讲解她提出来的疑问,说得赛嗓子眼儿有些冒烟。为缓解她情绪,我们连通了她儿子与之通电话。看得岀该患者有焦虑情绪,病情加重与营养不良和焦虑有关系,这也是我们下一步治疗重点。临走时尽管浑身都湿透,口干舌燥,但我仍然大声鼓励并向她竖起大拇指,我们一起共同努力战胜疾病。她也向我竖起大拇指,眼睛含着热泪。这次疫情给人们的精神创伤非常大,很多患者都出现了心理问题,需要医务人员更多关爱。

看完两个病人后已 1 个多小时,然后与护士进行沟通,调整两个患者治疗方案,并把相关细节一一落实,等把所有事情完成已经 3 个半小时,此时才感觉到鼻根部被口罩和护目镜压得隐隐作痛,随着时间延长疼痛感愈来愈重。

4 个小时过去,需要换班了,按程序脱防护服,照着镜子看着自己脸上深深的压痕,对那些护士小妹妹们有了更多的敬意,因为她们脸上有的甚至压岀了溃疡。致敬!我的同行医护人员,我们并肩战斗,一定会打败病毒!加油!

 (摘自 2020.03.03《辽沈晚报.ZAKER沈阳》记者靳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