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便秘对肛门等疾病的影响

来源:肛肠科   发布时间:2012-05-23    点击数: 11946

便秘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近年来医学界把它作为一种疾病对待,据统计,约半数以上的人曾受过便秘的折磨,特别是在老年人、妇女及儿童中发生率很高。
便秘是排便次数明显减少,每2—3天或更长时间一次,粪质干硬,排便困难或大便不干排便困难的病理现象。有些正常人数天排便一次,但无不适感这种情况不属便秘。
 
便秘的原因
1. 工作太忙,强压便意
重视排便应该就像重视吃饭一样,这样才能达到“进出口”平衡。但现实生活中,非常多的年轻人是重视吃不重视排,与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肠蠕动变慢,整体机能减弱而导致的便秘不同。中壮年很多都属于饮食、生活习惯不佳等人为因素所致。最值得提醒的就是抑制“便意”现象,人类作为高级动物,食欲、便意都是与生俱来的自然需要,它不可能用强行意志力呼唤而来,而是顺其自然来到。如果有“便意”的时候正好在开会、赶工作进度、旅途的车上等,这种人为抑制“便意”的行为就会导致“便意”受压抑后逐渐淡漠,减弱从而多天没有想排便的感觉,出现便秘。
2.一心二用,如厕看报
边排便边看书看报,这是一种不良习惯。
一心不能二用,当精力集中在报纸杂志的故事情节时,势必不够努力排便,久而久之,同样会造成便意消失而诱发便秘。这就是为什么看书看报越多,排便越困难的原因。一般等待3—5分钟,没有大便排出就可以放弃了。不要长时间待在厕所里看书看报或听音乐,排便涉及一百多块肌肉的参与,排便时不集中注意力,会降低小肌肉的精密控制,长期以往,甚至会失去排便功能。
3. 纤维素摄入不足
国家推荐的纤维素摄入量为25—30g/天,膳食纤维素的缺少会让食物残渣变少,从而便量很少。因为只有残渣达到150g以上,人体才会产生“便意”。长期缺乏纤维素,可能一周都难以有一次“便意”。
 
防便秘从纠正生活习惯开始
预防痔疮和肛裂的关键是解决便秘。秋冬气候干燥,尤其伴随冬天寒冷空气的到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发生变化,户外活动减少,饮水量下降,蔬菜水果比不上肉食等高热量食物的吸引力,总这么下去,不便秘才怪。
大多数的时候,可以通过纠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改善便秘,饮水是防止便秘最有效而廉价的方法,按成人的生理需求每天摄入的液体应达到2000—3000ml, 在这气候干燥时,显得格外重要。饮用的水可以是白开水、淡盐水、蜂蜜泡水,和饭前饭后汤水。不宜过多饮用浓茶或含咖啡的饮料。因茶叶中的鞣酸可收敛大便,而咖啡则有利尿加速水分丢失的作用。另外,宜多进食一些粗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地瓜、土豆,麦片等,有软化大便增加排粪量的作用,还要适当加强运动促进结肠蠕动。
在饮食运动调节的同时,最好养成早晨起床或早餐后排便的良好排便习惯。每次排便时间不宜太长,更不宜在排便时抽烟、看报或做其他事情。正常情况下,每天排便一次为好,若每两天排便一次,也不要有负担,只要排便时间比较规律,不用可以要求每天一次的标准。
 
肛门疾患多与便秘有关
大便秘结时,肚子不舒服还是其次,最遭罪的就是肛门。在常见的三种肛门疾患中,与便秘关系密切的就有两种,即痔疮和肛裂。便秘时,由于干硬粪便压迫直肠,且排便时间过长,并用力屏气排便,以致腹压增高,从而引起直肠肛门静脉回流受阻,久而久之则容易生痔疮。表现为便时鲜血滴沥,严重者便后肛门口有圆形或椭圆形肿物突出,肛门坠胀,影响工作和生活。肛裂则是因便秘后排便用力过猛,粪块擦伤肛门粘膜致肛管粘膜全层裂开,形成急慢性溃疡所致。肛裂的裂口大多发生在肛管前、后正中部位。排便时疼痛明显,便后少量出血也很常见。初期肛裂若经久不愈,伤口反复撕裂,创面下纤维组织增生而形成疤痕,会演变成慢性肛裂,反复发作,患者非常痛苦。
严重痔疮和肛裂均会引起排便疼痛,特别是肛裂疼痛剧烈,排便时呈撕裂或刀割样的剧痛,严重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患者因惧怕疼痛常常不敢排便或强忍不排便,结果大便在肠内停留过久,又会进一步加重便秘,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顽固性便秘要对症治疗
通过生活方式的改变能纠正的便秘,通常不是太严重,也不需要过多的干预。如果注意喝水,多吃蔬菜水果,运动,便秘的状况也不见好转,患者仍然深受困扰,就需要到医院找病因了。属于疾病意义的便秘主要有两种:一是结肠传输功能出现障碍,患者往往很长时间都没有便意,以老年人多见,与器官衰退有关,有些中青年女性,也会因精神因素患上此病;二是出口梗阻型便秘,患者很想排便,但在便池上急得满头大汗也排不出来,多见于经产妇。由于直肠部分脱垂,阴道膨出,盆底肌肉松弛,导致盆底肌肉协调降低所致。除了生活方式的预防,长期便秘者还需尽快就诊,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药物辅助治疗。不过,有的患者吃泻药也解决不了问题。像“果导片”、“番泻叶”之类的泻药吃多了,反倒会导致结肠耐受(依赖性),吃药越多效果却越差。建议便秘患者在应用该类辅助性药物时,最好改成乳果糖缓泻药一类润滑剂较为安全。适当也可结合肠道活菌类制剂改善肠道蠕动功能,这样既能通便又不会产生药物依赖的副作用。部分长期便秘非常严重者,药物辅助已经于事无补,甚至定期门诊灌肠也解决不了。这种情况则需要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很多早期症状仅为便秘,后期出现肠梗阻,就诊肠镜检查才确诊为“结肠癌或直肠癌”的病例。还有很多患者长期以为自己仅为痔疮,随便自行购买药物,对症处理,但最后就医时却发现直肠癌。
肠道疾患的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
结肠多发息肉病、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甚至结、直肠癌均可能会以便秘等大便习惯和性状改变为主要的早期表现。
心脑血管病
有位大爷,70岁,原来患有高血压,平时没有明显的病症,只是偶尔觉得有些头晕,吃点药就好了,上个月初开始李大爷得了便秘,有时如厕半小时都不能解决问题,反复多次如厕,用大力气,两手攥拳使出大劲,没想到突然觉得头晕目眩,一头载倒在地,家人立即把他送往医院,结果被诊为脑溢血。
对老年朋友来说,便秘的危害尤其严重,大便排出不畅时,过度用力屏气的话,会增加腹压,血压也同时升高,可以诱发心绞痛、脑出血、中风猝死等。近来年便秘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的趋势。
增加患直肠癌的机会
有位老太太半年前就出现了便秘的症状,老太太怕麻烦,自行服了些通便药,但效果不好,排便越来越困难。最后,老太太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上了直肠癌。老太太很吃惊,不明白为什么没有便血,仅仅有排便不畅,就查出直肠癌了?医生说:肉眼看不见便血,可能是出血量少,如果化验大便潜血,就会出现阳性,因为恶性肿瘤生长较快,血运送不上去,局部就要发炎,组织就要出血坏死,病人大便中就可能有脓血性分泌物。少则化验大便能查到,如果出血坏死严重,肉眼才会发现大便脓血。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梗阻症状,大便变形、变细,排出困难。据资料表明,严重便秘者约10%患有结肠癌。慢性便秘者结肠、直肠肿瘤的发生率明显增高,这是因为肠腔中残渣、废物中的有毒物质,使肠腔超常吸收,对粘膜超常刺激。便秘还可能导致肠腔压力增高,引起巨结肠症和巨直肠症。
引起老年痴呆等精神症状
便秘时,肠内的有害物质还有可能干扰大脑功能,突出表现是记忆力下降、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等,长期的便秘会使老人食欲不振、头晕、头痛、乏力、失眠、脾气焦躁、左下腹胀感等,严重的甚至会出现老人对排便的恐惧心理或排便异常。有资料表明:老年人长期便秘是催化老年人智力下降的罪魁祸首,且有80%左右的老年便秘者患老年痴呆症。老年便秘患者由于不能正常排出这些有毒物质,久而久之,体内就会大量积累有毒物质,当人们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肝脏解毒能力时,有毒物质就会随着血液循环慢慢进入大脑,损害人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成为催化老年智力下降的罪魁祸首。
采取不同的预防方法
(1) 养成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即使无便意,仍要定时去厕所,久之可形成反射性排便习惯,排便时不看书、不听广播,精神要集中。
(2) 多吃粗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以增加粪便刺激肠蠕动,还可多吃纤维素B类的食物,可促进消化液分泌,维持胃肠道正常蠕动。
(3) 多饮水,便秘时每天需饮水2000—5000ml,最好在清晨空腹先饮大杯水,再适当活动,可湿润胃肠道软化大便。
(4) 加强锻炼,增加体力活动或运动,尤其是加强腹部肌肉的锻炼,可以增进血液循环,增强肌肉张力,刺激肠道蠕动,加快粪便通过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