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讲堂

为什么“胃肠道息肉”需要治疗呢?

来源:消化内科   发布时间:2020-08-19    点击数: 5745

息肉(polyp)是一形态学名词,泛指一切空腔脏器向腔内突出和隆起的病变。但息肉的病理却是有许多种。对于胃肠道来说,病理可以是腺瘤,也可以是炎症刺激引起的增生和修复性反应,或是局部粘膜的增生和肥厚,或是癌肿。在息肉的形态学上可分为广基息肉(图1-2)和有蒂息肉(图3-6)两种,在数目上又分为单发与多发两类。

息1.jpg 息2.jpg

图1:胃体息肉                      图2:胃窦息肉 

息3.jpg 息4.jpg

图3:结肠息肉                     图4:结肠息肉 

息5.jpg 息6.jpg

图5结肠息肉             图6:结肠息肉

* 胃息肉

胃息肉一般多发生于胃窦,少数也可见于胃体上部、贲门和胃底。病理上主要分为增生性息肉和腺瘤性息肉。

1增生性息肉

此型息肉约占胃息肉的75%~90%,是炎性粘膜增生形成的息肉样物,并非真正的肿瘤。息肉较小,一般直径小于1.5cm,呈圆形或橄榄形,有蒂或无蒂,表面光滑,可伴有糜烂。少数增生性息肉可发生异型增生或腺瘤性变而产生恶变,但其癌变率一般不超过1%~2%。

2腺瘤性息肉

系来源于胃粘膜上皮的良性胃肿瘤,约占胃息肉的10%~25%。一般体积较大,呈球形或半球形,多数无蒂,表面光滑,少数呈扁平状、条状或分叶状。本型息肉癌变率高,可达30%~58.3%,尤其瘤体直径大于2cm、绒毛状腺瘤、重度异型增生者恶变率更高。

* 结肠息肉

相对于胃息肉来说,结肠息肉病理类型较胃息肉多,有炎性息肉、增生性息肉、腺瘤性息肉、绒毛管状腺瘤、错构瘤或是神经内分泌肿瘤等等,除了炎性息肉以及增生息肉为良性外,其余均有癌变几率,尤其是合并有不典型增生以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时,大大增加了癌变风险,甚至可以称之为早癌。临床上以腺瘤性息肉最为常见,今天以此简单介绍一下结肠腺瘤性息肉。

形态学分类:腺瘤性息肉除了有蒂和广基底之分外,还可以分为隆起性息肉、扁平息肉以及凹陷性息肉,组织学上可分为三类:①管状腺瘤;②绒毛管状腺瘤;③混合型腺瘤。

1.管状腺瘤

这是大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腺瘤之得名顾名思义指腺体的异常增生,其中有蒂的比广基型多见,一般腺瘤越大,癌变几率也越大,当腺瘤>2cm时,癌变可能即显著增高。由于癌变常起自腺瘤某一部分,活组织检查时可因未取到癌变部分组织而呈阴性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癌变的可能。唯有当整个腺瘤取下作连续切片、病理检查时,才能最后确定有无癌变。

2.绒毛管状腺瘤

绒毛管状腺瘤:又称为乳头状腺瘤,这是一种癌变倾向极大的腺瘤,一般癌变率为40%,故被认为是一种癌前病变。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

3.混合型腺瘤

又称为“管状绒毛状腺瘤”,这是绒毛状腺瘤成分所占比例>20%、<80%的那种腺瘤,其恶变率介入二者之间。

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如何预防不长胃肠道息肉,但有学者研究表明,对于胃肠道息肉患者禁止喝酒,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的天然食物,主食最好吃粗粮,杂粮,少吃高脂肪性的食物,多吃以蛋白质为主的食物。

胃肠道息肉危害大,只要发现就要及时治疗,一经发现应及时予以切除!有需要的患者可以来连山院区消化内镜日间病房咨询、住院!联系电话 0429-261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