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园地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营养不良引起的吗?

来源:血液内一科   发布时间:2013-10-10    点击数: 11729

    巨幼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维生素B12及叶酸缺乏或其它原因。引起红细胞内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在骨髓中出现多量的巨幼红细胞的一类贫血。
现将维生素B12及叶酸与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关系介绍如下:
    维生素B12,即氰钴胺,体内是不能自行合成的。它来源于肠道内细菌的合成产物或进食动物性食物,如肝、肾、肉类、禽类、海产品等。维生素B12是水溶性的,食物中的维生素B12与胃粘膜分泌的内因子(一种糖蛋白)结合,即一个内因子分子能与二个维生素B12分子牢固地结合,方能被肠道粘膜所吸收。如果缺乏内因子(胃酸缺乏,胃次全切除术后,胃炎或硬化性胃癌),食物中的维生素B12只能吸收2%以下。
 每个成年人每天需要量为2~5微克,婴儿需要1~2微克。由于植物中缺乏维生素B12,所以一个人长期素食,甚至连禽蛋、乳品都不吃,再加上慢性肠炎腹泻或需要量增加就很容易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肠道疾病吸收不良或肠道内有绦虫寄生或口服多量新霉素、对氨水杨酸就能造成维生素B12吸收不良。如果需要量增多,例如妊娠、甲状腺功能亢进、溶血性贫血也会造成体内维生素B12的缺乏。且经常合并叶酸缺乏。
 还有一种叫恶性贫血,有舌炎、腹泻、胃酸缺乏等胃肠道症状及典型的神经系统退行性变,血象及骨髓异常类似于巨幼细胞性贫血。如果缺乏叶酸,也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它比维生素B12缺乏更为常见。叶酸广泛分布于食物及水果中,尤其绿色叶子的植物,动物肝肾含叶酸较多。成人每日需要叶酸50~55微克,如果饮食中叶酸量过少(5微克/日),4个月后就可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妊娠、哺乳、婴儿期以及溶血性贫血、恶性肿瘤时,叶酸需要量可较正常增加3~6倍,甚至5~10倍,所以易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胃大部切除后,长期腹泻或服用抗叶酸药物等,也可引起巨幼细胞性贫血。例如我国南方地区有服用乙酸嘧啶来预防疟疾,一定时间后就会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贫血的程度与用药剂量、时间成正比,一般每日连续服25毫克,一周后就可发生巨幼细胞性贫血。
 总之,具有细胞性贫血,可由营养不良所引起,但仍然有不少病人并非营养不良所致。对每个病人都应该仔细分辨其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才是治愈贫血的根本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