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替比夫定与替诺福韦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女性孕晚期中的应用效果

来源:传染病房   发布时间:2018-09-06    点击数: 13737

HBV 母婴传播包括宫内传播、分娩期传播及产后传播,而分娩期传播及产后传播,通过产后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及乙肝疫苗进行新生儿主、被动联合免 疫可有效阻断 HBV 母婴传播,而宫内传播则成为目前HBV 母婴阻断研究的热点和难点[1-2]。研究[3-4]表明,HBV宫内母婴传播与孕妇的HBV DNA 含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当孕妇呈现高病毒血症时,即血清 HBV DNA>107 IU/ml 时,其新生儿发生HBV感染率大大提高,且呈显著正相关; 同时有学者提出 HBV宫内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孕晚期,主要由于孕晚期滋养细胞层形成绒毛-血管膜,使HBV 更易突破胎盘屏障而发生母婴传播。

目前孕晚期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是研究较多的阻断母婴传播的方法,通过降低孕妇分娩前外周血HBV DNA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阻断HBV 垂直传播成功率。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均为美国FDA 认证的妊娠B类核苷类抗病毒药物,且临床应用安全性较高[5-6] 。替诺福韦是新一代抗病毒药物,可快速降低血清中 HBV DNA 含量,抑制HBV复制,且耐药率较低,欧洲和美国肝病学会均建议把替诺福韦作为一线治疗且优先考虑的抗HBV治疗药物。

本研究旨在探讨替比夫定、替诺福韦在HBV感染女性孕晚期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邯郸市传染病医院门诊收治的HBV感染孕妇 180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3组,每组60例。纳入标准: 年龄 25 ~ 35 岁; HBV DNA 阳性,病毒载量>106 IU/ml; 谷丙转氨酶 ( ALT) >2 倍正常值上限; 入院治疗前6个月未使用过任何抗病毒药物治疗者。替比夫定组,口服替比夫定片; 替诺福韦组,服用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两组均连续服用至分娩后4周。对照组不给予任何抗病毒药物,新生儿分娩后进行主、被动联合免疫。检测治疗前后3组血清病毒学指标HBeAg 及 HBV DNA 含量,统计分娩前血清谷丙转氨酶 ( ALT) 复常率、HBeAg 转阴率及新生儿宫内感染发生率; 分析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后的妊娠结局。

  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至分娩前替比夫定组、替诺福韦组HBV DNA 水平呈降低趋势,替诺福韦组明显低于替比夫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1) ,停药后2个月两组又升高至治疗前水平 ( P>0. 05) ; 对照组治疗前后HBV DNA 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 分娩前替诺福韦组ALT 复常率、HBeAg 转阴率明显高于替比夫定组 ( P<0. 05 或 P<0. 01) 。替比夫定组和替诺福韦组HBV宫内感染率为 0. 00%,对照组宫内感染率为8. 20%,3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妊娠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0. 05) 。

结论:本研究对 HBV DNA>106 IU/ml 高病毒载量的孕妇分别采用替比夫定、替诺福韦治疗,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周至分娩前替比夫定组和替诺福韦组HBV DNA水平呈降低趋势,其中替诺福韦组 HBV DNA 水平明显低于替比夫定组; 停药后2个月两组HBV DNA水平又升高至治疗前水平; 而无药物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前后HBV DNA水平无显著变化; 3组治疗前及治疗后各时间点HBeAg水平无显著变化。分娩前,替诺福韦组 ALT 复常率、HBeAg 转阴率均高于替比夫定组。表明替诺福韦相对替比夫定具有更强效的抑制 HBV DNA 复制作用,降低病毒载量,减轻由HBV引起的肝细胞炎性损害,使孕妇肝 脏功能恢复正常。

综上所述,HBV DNA 感染女性在孕晚期应用替比夫定和替诺福韦进行抗病毒治疗均可有效抑制 HBV 复制,降低血清病毒载量,但替诺福韦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效果更佳显著,且母婴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