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流行性出血热的防治

来源:疾病控制科   发布时间:2019-07-01    点击数: 9382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是以发热、出血倾向及肾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广、病情危急,病死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广泛流行于亚、欧等许多国家,我国为重疫区。

鼠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其中在我国黑线姬鼠为野鼠型出血热的主要宿主和传染源,褐家鼠为城市型(日本、朝鲜)和我国家鼠型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大林姬鼠是我国林区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  

该病主要传播为动物源性,病毒能通过宿主动物的血、唾液、尿、粪便排出,鼠向人的直接传播是人类感染的重要途径。目前认为其感染方式是多途径的,可有以下几种:

1、呼吸道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排出的尿、粪便、唾液等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被人吸入后造成感染。

2、皮肤粘膜传播:携带病毒的鼠类的排泄物和分泌物可由破损的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

3、消化道传播: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可经口腔或消化道粘膜侵入人体。

4、媒介传播:带病毒的革螨、恙螨叮咬人体也可传播出血热。

5、垂直传播: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病毒传给胎儿。 

人群普遍易感,隐性感染率较低,在野鼠型多为3%~4%以下,但家鼠型疫区隐性感染率较高,有报告为15%以上,一般青壮年发病率高,二次感染发病罕见。病后在发热期即可检出血清特异性抗体,1~2周可达很高水平,抗体持续时间长。

该病全年散发。野鼠型发病高峰多在秋季,从10月到次年1月,少数地区春夏间有一发病小高峰。家鼠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夏初,3月至6月。其季节性表现与鼠类繁殖、活动及与人的活动接触有关。

该病临床表现潜伏期为5~46天,一般为1~2周。本病典型表现有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3类主要症状,以及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与恢复期5期临床过程。发热期的典型表现类似重症“感冒”,如起病急骤、高热不退38-40℃、伴有“三痛”(头痛、腰痛、眼眶痛)、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皮肤黏膜出现“三红”(脸、颈、上胸部潮红)、眼结膜充血、重者似酒醉貌。

出血热诊断与治疗的关键在发热期,早期诊治可明显改善出血热的预后。诊断一般依据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在排除其它疾病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诊断。

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仍以合理的液体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法。预防低血容量休克、疏通微循环、保护肾脏、改善肾血流量,促进利尿,对于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抓好“三早一就”(早发现、早休息、早治疗,就近治疗),把好三关(休克、少尿及出血关)对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和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灭鼠、防鼠、搞好食品卫生和注射出血热疫苗是预防流行性出血热的重要措施。

1、灭鼠、防鼠:是预防本病关键的措施,应在疫区反复深入开展以灭鼠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将鼠的密度控制在1%~2%以下。

2、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主要是防止鼠类排泄物污染食品,不用手接触鼠类及其排泄物,动物实验时要防止咬伤。

3、疫苗注射:流行季节,常在野外作业的人员可到当地疾病预防部门注射疫苗,可有效预防流行性出血热。

4、开展宣传教育和培训:污染的尘埃场所劳作时,应戴口罩。在疫区不要坐卧草堆,不在草地上睡觉。皮肤破伤后要及时用医用碘酒或酒精消毒包扎。在野外工作时,要穿袜子,扎紧裤腿、袖口,以防螨类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