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甲肝的防治

来源:疾病控制科   发布时间:2020-04-20    点击数: 2796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及戊型肝炎。临床表现主要是食欲缺乏、疲乏无力,肝脏肿大及肝功能损害,部分病例出现发热及黄疸;但多数为无症状感染者。

甲型肝炎病毒在体外抵抗力较强,能耐受56℃30分钟的温度及pH 3的酸度在- 20 0C条件下保存数年,其传染性不变,加热煮沸(1000C)5分钟或干热1600C 20分钟,紫外线照射1小时,37℃72小时均可使之灭活。HAV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粪便及肝胞质中。感染后血清中抗-HAVlgM抗体很快出现,在2周左右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8周之内消失,是HAV近期感染的血清学证据。抗 HAVIng抗体产生较晚,在恢复期达高峰,可持久存在,具有保护性。

1、流行病学

(1)传染源: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急性患者和隐性患者。病毒主要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自发病前2周至发病后2~4周内的粪便具有传染性,而以发病前5天至发病后1周最强,潜伏后期及发病早期的血液中亦存在病毒。唾液、胆汁及十二指肠液亦均有传染性。

(2)传播途径:甲型肝炎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中排岀的病毒通过污染的手、水、苍蝇和食物等经口感染,以日常生活接触为主要方式,通常引起散发性发病,如水源被污染或食用污染的水产品(贝类动物),可导致局部地区暴发流行。通过注射或输血传播的机会很少。

(3)人群易感性:人类对各型肝炎普遍易感,各种年龄均可发病。甲型肝炎感染后

机体可产生较稳固的免疫力,在本病的高发地区,成年人血中普遍存在甲型肝炎抗体,发病者以儿童居多。

(4)流行特征:病毒性肝炎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但在不同地区各型肝炎的感染率有

较大差别。我国属于甲型及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但各地区人群感染率差别较大。甲型肝炎全年均可发病,而以秋冬季为发病高峰,通常为散发;如水源被污染或生吃污染水中养殖的贝壳类动物食品,可在人群中引起暴发流行。

2、临床表现各型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甲型肝炎为2~6周(平均1个月)。甲型肝炎病初,病人会出现疲乏无力、不思饮食,小便颜色加深,有时伴有发热等症状,严重时巩膜、皮肤发黄。临床分为显性感染和无临床症状的隐性感染两种类型。成人感染后多表现为显性感染,而儿童或老人感染后易表现为隐性感染。

3、预防

(1)管理传染源

①报告和登记。对疑似、确诊、住院、出院、死亡的肝炎病例均应分别按病原学进行传染病报告,专册登记和统计。

②隔离和消毒。急性甲型及戊型肝炎自发病日算起隔离3周,各型肝炎宜分室住院治疗。对患者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以及污染的医疗器械及物品均应进行消毒处理。

③对儿童接触者管理。对急性甲型或戊型肝炎患者的儿童接触者应进行医学观察45天。

(2)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饮食卫生管理,水源保护、环境卫生管理以及粪便无害化处理,提高个人卫生水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把住“病从口入”关。食品要高温加热,一般情况下,加热100℃一分钟就可使甲肝病毒失去活性。对一些自身易携带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蛳、贝壳、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产品,食用时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绝生吃、半生吃以及腌制后直接食用等不良饮食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

人血丙种球蛋白和人胎盘血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具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主要适用于接触甲型肝炎患者的易感儿童。剂量每斤体重0.02~0.05ml,注射时间愈早愈好,不得迟于接触后7~14天。

接种甲肝疫苗,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预防甲肝的发生和暴发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