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

致敬医护 共抗疫情:援鄂五十六日纪实——吴智堃

来源:重症医学科(ICU)   发布时间:2020-08-21    点击数: 4476

庚子年初,新冠疫起。党中央果断决定武汉封城,并号召各地医务人员支援武汉。在接到号召通知的第一时间我就报名了,接到出发命令后,到医院领取医疗物资,那时候对武汉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随身行囊就是我们最后的保障,同事在行李箱上写下我们的名字和“加油”,匆匆吃下院里准备的早餐,领导们还不断提醒我们多吃点,行程长,一切小心…… 接过院旗,我们踏上征程。一切都是那么匆忙,因为时不我待,疫情就是命令。

微信图片_20200614103701.jpg

image004.jpg

2月份的武汉绿野如茵,与北方萧瑟肃杀形成鲜明对比,驻地毗邻三环,门口的高架桥横贯东西,可是桥下一组红绿灯却截留不下二十辆车,城市停摆可见一斑。附近的居民也对我们这样一只红衣军的出现备是关注,有人站在楼上向我们隔空问好:“你们是什么组织,从哪来?”。队员就大声回应:“我们是国家援鄂医疗队,从辽宁来,就是来帮助你们的!”。每当听到这样的喊话,我热血沸腾,在这样一个至暗之时,我们来了,武汉人民才能心安。

微信图片_20200614103624.jpg

我作为辽宁省第三批支援武汉重症医疗队队员。2月2日出发,当日抵达武汉,对口支援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即湖北省人民医院。驻地距医院约6公里。经过2天的培训进入病区。第三批援鄂重症医疗队队员118人,以及后来第七批援鄂重症医疗队员32人共同负责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区(湖北省人民医院)80张床位重症和极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援鄂期间共救治患者129人,其中危重症病例23人,重症病例76人。开展有创呼吸机处置8例,无创呼吸机7例,高流量吸氧26例,ECMO1例,CRRT3例,血浆置换1例。死亡14例,治愈出院90例,转轻症后转院或转科25例。

微信图片_20200614103638.jpg

接收病区后,我们立刻着手规划病区空间,整理医疗物资,安装呼吸机,高流量呼吸湿化治疗仪,心电监护仪等必要设备,按传染病房要求规划三区两通道,调配急救药品安装抢救车,制定应急预案,详细工作流程,了解患者生理心理状态,及时讨论随时反馈。坦白来讲。在那边工作远比在家工作更加谨小慎微,环境的特殊,厚密的防护服,重甲加身的我们,任何一个平时司空见惯的操作都变得举步维艰,可是越危险越艰难我们要越迎头直上。工作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我们想办法解决,护目镜起雾是一个普遍现象,开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雾气重的时候什么也看不见,一米开外人畜不辨。加药,护理,书写记录都是用镜子边缘的斜着眼睛看的,每个人都像得了颈椎病,我们试过所有网上学来的办法,涂酒精,涂碘伏,涂爱尔碘,效果不好,最后发现用洗洁精薄薄的涂一层最好使,还非常考验手法,我特意练好后帮同事涂。防护服下,听力受阻,N95下,说话靠喊,身上的汗水浸透了衣服从里到外,每天就像一个个白色的罐头人一样在病区里穿行不息;工作结束后,嘴唇是干裂的,脸上满是压痕,摘下口罩,血氧85……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我们相互监督,防护用具是否穿着到位,每当看同伴穿防护服下病房时,就像送兄弟姐妹上战场一样,虽然我们才刚刚相识,非亲非故。污染区与清洁区的一道门隔绝的却好像两个世界。下夜班,我们十几个人坐在回驻地的公交专车上,外面黑夜如漆,清冷似冰,车载着我们在黑夜中穿行,恰如一叶孤舟漂流于寂静大海,星火点点,霓虹寥寥,高楼上中国红色的“武汉必胜”标语醒目而耀眼………… 相信这也是我们每名医者,每个国人最殷切的期翼,昔日的武汉多么繁荣瑰丽我不得而知,但今日的武汉那么哀伤悲恸却让我难以释怀。

微信图片_20200614103716.jpg

理论上每天工作六小时,但上班一个小时,下班一个小时,再加上必备的淋浴,交接班时间,一天在医院的时间将近十个小时。在这样持续高强度工作环境下,减重十斤都是普遍现象。最开始半个月我不敢发任何消息给家里人,情况严峻怕他们担心,我跟父母说: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随着治疗工作的推进,情况一天天好转,在工作之余,我们也收获了太多太多的感动,尤其是我们的患者,曾经一位大娘,病起之初,呼吸窘迫,高流量持续供氧,看着她躺在床上每一次呼吸都要费尽全身气力,心痛莫名。后来,大娘病情好转,最喜欢做的事就是问我们的名字,大娘说;“我要记下你们每一个帮助我的人的名字!”。不知第几次老人又问起我的名字,当我笑着报出来时,大娘一定又是挠着头,委屈地说:“哎呀,这个名字我记得,可就是对不上号嘛,你们穿的都一样,……”可爱极了。我还看过这样一张照片,那是我们病区大夫推患者下楼做CT,87岁的老人,意识比较清醒,在去的路上,他们特意停下来,陪着为年逾古稀的老人看了眼夕阳西下,虽然仅仅几分钟,但老人说那是他住院以来第一次在病房外面看日落。老先生躺在床上,枯瘦的手指微微抬起指着夕阳,落日的余晖洒在老人肩上,大夫护士在一旁默默矗立……

如果没有这次疫情,这个年纪的老人都应是子孙满堂,颐享天年的好时候。在武汉常被患者问道:“来这边工作怕不怕?”我说:“不怕,我们背后是党是国家,有国家保障,全国全世界都在支援武汉,怕什么!你们也要坚强,我们一定可以共同扛过去,以后的日子会慢慢变好的,会充满希望!你们的家人都在外面等着你们呢!”很想为我们的患者做些什么,当我们一切能做的处置都做过后,也许剩下的就只有默默祈祷,或是握住她的手,一遍一遍又一遍,告诉他,坚强,要坚强!也是告诉自己,坚持,再坚持!在撤离武汉前夕,去医院的路上居然堵车了,平生第一次因为堵车而热泪盈眶,看着路上的行人们,原来,他们一直都在,他们只是坚守在家,用着自己的方式对抗疫情,我们从来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中华民族一直以来信仰团结友爱和谐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是我们的号召,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是我们的追求,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是我们的精神,我相信 中国十四亿人口没有一个人是可有可无的,武汉1100万生灵没有一个生命是无足轻重的。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

image003.jpg

在灾厄面前,也许我们会遭受沉重的打击,但是却没有任何灾厄可以将我们打倒。五千年前我们和埃及人一样面对洪水,四千年前我们和古巴比伦一样铸造青铜器,三千年前我们和希腊人一样思考哲学,两千年前我们和古罗马一样开疆僻壤,一千年前我们和阿拉伯人一样丰饶富足,而现在我们与世界列强一较长短,五千年来,在名为世界的牌局上,对手换了一波又一波,而我们一直都在。至今仍为了实现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不断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