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动态

成功完成首例超声引导下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

来源:血液透析室   发布时间:2022-08-05    点击数: 3550

近日,龙湾院区血液透析室与肾内科、介入科成功联合开展超声引导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一例,为内瘘狭窄的尿毒症患者开通血液透析的“生命线”。

一名68岁男性患者,一直规律性行血液透析治疗7年余。7年前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尿毒症,行右上肢动静脉内瘘术并血液透析治疗,每周三次。7月前,患者右上肢动静脉内瘘闭塞,于我院肾内科行左上肢动静脉内瘘术,术后内瘘血流量良好。

1个月前患者出现左上肢动静脉内瘘血流速减低,透析时血流量由200ml/min逐渐下降至150ml/min。专科检查发现内瘘处可闻及血管鸣,局部震颤减弱。彩超提示左上肢瘘口最窄处内径0.31cm,最大流速约34.1cm/s,流量约121.9ml/min。左上肢桡动脉内径0.3cm,峰值流速30.1cm/s。左上肢肱动脉内径0.37cm,峰值流速25.7cm/s。头静脉于腕上10横指处变细,长度约2.4cm,该处内径约0.14cm。考虑内瘘处局部狭窄,诊断患者为左上肢动静脉内瘘失功。

由于患者上臂血管钙化严重、存在三段狭窄,血管几近衰竭,内瘘血流量难以完成每周三次的血液透析治疗,无法保证患者的血液透析充分性,血液透析室主任杨天舒与肾内科主任孔爱丽联合讨论,决定为患者行超声引导下PTA治疗内瘘狭窄,在与介入科于涛主任团队探讨手术方案后,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于7月27日为患者行PTA治疗。手术过程中,医生在超声引导下经左上肢桡动脉穿刺置入6.0×40mm球囊,于前臂动静脉内瘘狭窄处给予球囊扩张,手术过程顺利,术后血管管腔恢复良好,内瘘处血管鸣响亮,可触及震颤,血流量满意,患者可以继续使用该血管通路透析治疗,有效节约了患者宝贵的血管资源。 

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是治疗静脉或动脉狭窄性病变的技术,是维持或挽救动静脉通路的有效方法,该治疗创伤小、手术风险低,能有效的恢复失功内瘘的血流。对于失功内瘘,PTA已大量代替外科手术重建,不仅可以延长通路的通畅时间,还可以保留尿毒症患者珍贵的血管资源,同样也能减少临时置管透析。

这是我院首次成功开展超声引导下PTA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狭窄,此项技术的顺利开展,标志着我院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建立及维护方面迈上新的台阶,为广大尿毒症患者血管通路维护提供了有力保障。

图/文 龙湾院区血液透析室  杨天舒 崔月 吴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