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医疗

“脑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

来源:神经外科   发布时间:2012-05-14    点击数: 5193

 血管内介入治疗包括载瘤动脉闭塞术和动脉瘤囊填塞术。由于栓塞材料发展,通过介入栓塞治疗的患者逐渐增加,随访研究报道栓塞永久性并发症约为 3.7%,完全闭塞率 54% 。一组国际合作动脉瘤治疗对照研究 1 年随访,血管内介入组生活不能自理和死亡各占 23.7%,再出血率 2.4%,手术组分别为 30.6% 和 1.0%,治疗结果 2 组间无显著差别,但血管内介入治疗尚缺乏远期效果观察。 
优势
•  与开放性外科手术相比,介入栓塞并不与较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相联系,在不适合外科手术的位置上,受损伤的风险可能甚至更低
 •  在防止早期再出血上,甚至在危重病人中,介入栓塞技术是创伤更小、更有效的选择
局限性
•  经血管内填塞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只是部分瘤囊被弹簧圈填塞,而大部分瘤囊是依靠腔内形成的血栓填塞
•  由于血栓的自然溶解作用,在弹簧圈填塞后会出现动脉瘤的复发。如果一个动脉瘤是靠较少的弹簧圈和较多的血栓而填塞,那么它就有更大的复发的可能
治疗选择 
显微直视手术夹闭动脉瘤颈仍然是治疗脑动脉瘤可靠的技术,高龄、身体情况差、病变深、暴露困难,经济条件好可考虑血管内栓塞治疗。 
存在的问题 
显微外科手术或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即夹闭不全或栓塞不全,留有瘤颈或瘤囊残余。 
此种情况多发生于宽颈动脉瘤、大型或复杂动脉瘤,残余的部分仍然被血流冲击,有出血和继续增大的可能。  
血管内栓塞治疗新技术 
新型栓塞材料
•  三维弹簧圈在宽颈动脉瘤中的应用; 
•  三向翼展瘤颈闭塞装置的设计等; 
•  液体栓塞剂 Onyex 的临床应用。 
栓塞新技术
•  球囊塑形技术 
•  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 
针对宽颈动脉瘤不仅可以采用球囊塑形技术,目前血管内支架辅助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颈动脉近端、椎动脉远端以及基底动脉主干的动脉瘤上的治疗,尤其适合于宽颈和梭形动脉瘤的栓塞治疗。 
设备的更新
 •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实时血管内成像技术 
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则是刚刚兴起的一种新技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介入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3-DDSA 对于判断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诊断小动脉瘤以及辨别动脉瘤体上是否存在动脉穿支等,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近年来发展的实时血管内成像技术,如超声成像和血管内血管镜可以实时地观察动脉瘤夹闭或栓塞的情况,及时纠正瘤夹或补充栓塞,有助于减少夹闭不全或栓塞不全的问题。 
美国心脏与中风协会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提出的 5 点建议
•  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动脉瘤、高龄、偶发性、小的动脉瘤可不作处理,大的、症状性动脉瘤应作治疗
•  硬膜内症状性动脉瘤不论大小应积极治疗,包括急症手术
•  多发性、残余性动脉瘤只要有 SAH 史,均应治疗
•  小于 10 mm 的偶发性动脉瘤可密切随访观察,但年轻、有家族史、高血压、SAH 史、动脉瘤有子囊应手术,小于 10 mm 也应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