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

护士长教你打胰岛素

来源:连山内分泌代谢/临床营养科   发布时间:2012-04-11    点击数: 5592

对于糖尿病来说,胰岛素的应用无疑是重新开启生命之门的一把钥匙。不过,有药不等于有治疗,特别是糖尿病这种需要患者自我管理的疾病,病人只有充分掌握了胰岛素的注射技巧,才能让药品的功效发挥得恰到好处,才能真正拥有自我掌控的美好生活。为此,本期我们特别邀请知名护理专家给您讲解胰岛素注射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胰岛素,打一针换一个地方
2型糖尿病患者老张近来血糖一直不稳定,按理说胰岛素都按时打了,剂量也不少,可就是血糖控制得不理想。医护人员发现,他因为怕疼、图省事,每天早中晚都在腹部注射,结果腹部起了硬结,严重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难怪药液不起效呢。对此,打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注意注射部位的轮换,否则会事倍功半,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说起注射胰岛素,这里面学问很大,其中注射部位的轮换最容易被忽略。她说,如果胰岛素总打在一个地方,会形成硬结,影响药物吸收,势必导致疗效不佳;另一方面,老打一个地方,还会导致局部脂肪萎缩,影响美观。可见,每次换地方打针很重要。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果没有规划,很容易搞混部位,造成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因此,需要掌握“大轮转”和“小轮转”的原则。
人体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有上臂、腹部、大腿前外侧、臀部等部位。各部位对胰岛素吸收的速度不同,其中腹部吸收最快,由于午饭一般吃得较多,因此建议中午打腹部;其次是上臂和大腿,吸收最慢的是臀部。这双侧8处之间的轮流注射叫“大轮转”。比如,这周早上打左上臂,中午打左腹,晚上打左腿;下一周调到对侧,即改为早上打右上臂,中午打右腹,晚上打右腿。
所谓“小轮转”,就是上述每个部位内的小范围轮转。建议患者在每个部位画个网状格,每格一个手指宽,这样即使一周每天早晨都打左臂,周一和周二注射针眼至少间隔2厘米远。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上午要用右臂打乒乓球,早上就不能打右臂,应打左臂;上午要骑自行车,早晨就不能打腿部,以免肢体运动加速药物吸收,造成低血糖。运动前,建议胰岛素打在腹部。并且,局部有硬结、瘢痕和肚脐周围5厘米处不能注射。
预混胰岛素 打前要摇匀
有的患者在医院打胰岛素血糖控制很好,但回家后自己注射,效果总是不理想。经过询问,医护人员发现,这些患者注射的是预混胰岛素,由于没有充分摇匀,导致注射后短效胰岛素比例增加。
普通胰岛素是澄清、透明的液体,而预混胰岛素,由于里面含有鱼精蛋白锌,往往有沉淀,因此注射前必须摇匀。预混胰岛素有30R、40R、50R等多种,其中含短效胰岛素比例分别为30%、40%、50%,其余为中效胰岛素。如果注射前不摇匀,就可能抽取的短效胰岛素较多,增加低血糖风险。
谈到摇匀的手法,赵芳介绍,瓶装预混胰岛素,抽取前可将药瓶放在手心里滚动数次;笔芯装胰岛素,由于里面没有空气,可用前臂挥动15—20次。
 瘦人要捏起皮肤打
5毫米胰岛素注射笔,垂直进针即可
同样是打针,打胰岛素和打青霉素区别很大,其中最重要的是打胰岛素要将药液注射到皮下,即皮肤和肌肉之间,而不是像青霉素一样打到肌肉里。于是很多患者对于注射的深浅很困惑,既怕扎浅了,没有效果;又怕扎深了,打到肌肉里去了。 由于肌肉注射药物的吸收速度比皮下注射快8倍,因此,一旦胰岛素针头扎深了,打到肌肉里甚至静脉里,就有可能造成低血糖。要保证针头扎到皮下,其实也不难。她说,对于使用普通注射器的患者,儿童和瘦人需要把皮肤捏起来,针头倾斜45度进针;使用8毫米胰岛素注射笔的患者,瘦人要捏起皮肤,胖人不需要,垂直进针即可;使用5毫米胰岛素注射笔的患者,都不需要捏起皮肤,直接进针即可保证在皮下注射。
胰岛素针头必须一次性
一般注射针头适用于所有胰岛素注射笔,但必须一次性使用,多次重复使用的害处在于:
1.注射部位皮肤感染,表现为局部红肿、化脓。
2.注射疼痛加重。针头表面都有一层硅胶,能起到润滑作用,减少注射时的疼痛感,重复使用的注射器针头往往用酒精擦拭,会去掉针头上的硅胶层。
3.重复使用针头容易出现倒钩,引起注射部位疼痛。另外,针头可能部分断裂,由于很细小,难以发现,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4.重复使用的针头会造成胰岛素残留,阻碍下一次注射。
使用过的注射器和针头应丢弃在专门盛放尖锐物的容器内,如果没有专门的容器,可以使用一个较厚的、不透明、不易被刺破的容器内。使用过的针头要重新盖好,以防刺破手指。容器要放在儿童不易触及的地方。